我国砂石骨料生产技术的特点
发布时间:2015-07-02
作者:
来源:
浏览量: 134
1、料源的多样性
早期的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采用天然砂石骨料。由于天然料是短时期内不可再生资源,是一种地方性的材料,其资源分布基本不受人力控制,随着水电工程向西部和河流上转移,天然砂石料源逐渐短缺,更由于天然砂石的开采航道、环境及桥梁的建筑物安全,国家已发布禁采、限采令。目前,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砂石骨料。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砂石骨料料源已经遇到过的有灰岩、花岗岩、玄武岩、片麻岩、石英岩、砂岩、石英砂岩、变质砂岩、正长岩、熔结凝灰岩、辉绿岩、大理岩、白云岩等,料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罕见的。
2、砂石加工工艺对不同料源的适应性
为了适应料源的多样性,人工骨料加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现代水利水电工程针对不同的岩石类型、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、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、不同系统布置方式进行人工骨料的生产。即使遇到天然砂石料源,也吸收了人工骨料的加工技术,丰富了砂石加工技术。如小浪底、景洪、亭子口等工程都是采用天然料源加工的范例。
3、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料源开采获得重大进展
西部水电工程的石料场地形陡峭、场地狭窄,传统的以汽车为主的开采运输方法难以实施,从矿山开采引人的溜井运输在大型水电工程(二滩、龙滩、小弯、锦屏等)成功应用,锦屏工程大奔流沟石料场两个斜井总高度大513m,结合带式输送机运输半成品料,取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环保效益。
相关新闻